向新而行以质致远 以心为本共绘新课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开展《思想与道德法治》公开课
本网讯(记者 纪书燕)为发挥引领示范作用,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,9月5日上午,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江洋讲师面向大一新生开展了一堂《思想道德与法治》课程示范公开课。学院课程组教师参加观摩学习。作为该课程的首次授课,江老师以生动活泼的形式、深入浅出的讲解、富有创意的互动,赢得了同学们的广泛参与和热烈反响。
江洋老师在授课中(纪书燕 摄)
课程伊始,江洋讲师以“你理想中的大学是什么样子的?”“你对思政课有怎样的看法?”两个贴近新生生活的问题切入,迅速拉近了与同学们的距离。面对部分学生可能存在的“思政课是无用鸡汤”“中学学过就一劳永逸”等误区,江洋讲师不回避、不搪塞,结合鲜活案例与现实关切,深入浅出地进行了有力驳斥,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思政课的价值与意义,为课程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。
课堂互动中(纪书燕 摄)
随后,江洋讲师详细介绍了《思想道德与法治》课程的内容框架、课程性质及考核成绩组成等,让新生对课程有了清晰的整体认知。尤其在分组作业环节,她别出心裁地设置了五个限定话题和四种呈现形式,并创新性地采用“竞拍成团”的方式现场组织分组。这一新颖的形式瞬间点燃了课堂气氛,同学们积极参与、踊跃竞争,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团队组建,为后续课程学习注入了活力。前来观摩的老师们纷纷称赞:“‘竞拍成团’这个形式太有创意了,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,又培养了他们的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,让原本枯燥的分组环节变得趣味十足,这种教学方法的创新值得借鉴,能让课堂更有吸引力。”
竞拍成团分组中(宋璐瑜 摄)
课堂的核心环节,江洋讲师围绕三个关键问题展开深入讲解:一是“如何认识新方位?”她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与国家发展,正确把握当前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,理解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的紧密联系;二是“如何认识新使命?”从青年一代的责任担当出发,阐释了新时代大学生应肩负的复兴大任,鼓励同学们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梦想;三是“为何学习《思想道德与法治》课?”她强调,该课程是帮助大学生提升思想觉悟、锤炼道德品格、增强法治观念的重要途径,对个人成长成才和社会发展进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整堂课既有理论的深度,又有互动的温度,江洋讲师以其亲和的教态、清晰的逻辑和创新的方法,成功激发了新生对思政课的学习兴趣,帮助他们明确了学习目标,更引导他们开始思考如何在大学阶段塑造自我、担当使命。同学们纷纷表示,这堂绪论课既充满乐趣又引人深思,使他们对课程有了新认识,也更加明确了大学阶段的发展方向与责任使命。